生態環保區域協同發展 河北承德護好京津“一杯水” _ 中國發展甜心一包養網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requestId:68b8cfda0229c2.81040228.

本報記者 包養網VIP宋美倩 通訊員 賈阿楠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河北承德市立足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發展定位,緊緊抓住生態建設這個與京包養app津合包養網作的最大交會點,共同保護區域水環境,共同防治大氣污染,包養網共享碧水藍天,京津冀跨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快速發展

河水清澈見底,幾只水鳥在水面悠然盤旋;遠處青山若隱若現,秀美景色令人心曠神怡……這是記者日前在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黃旗鎮潮河源村看到的景象。這里,正是北京水源地潮河的源頭所在。

豐寧水務局水土保持股股長丁明星告訴記者,潮河在豐寧境包養網內長100多公里,水資源總量達2.3億立方米,經灤平縣到達古北口入密云境內,最后匯入密云水庫——首都北京最重要的飲用水源供應地。

丁明星告訴記者,上世紀末,豐寧的生態環境十分惡劣,水土流失、沙化面積分別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56.5%和30.8%。

面對嚴峻的形勢,豐寧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持續“種綠”“護綠”“涵水”,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改善,潮河源頭水量日漸豐沛,水面越來越寬闊,潮河再次響起悅耳的水潮聲。包養

對于承德而言,水已經成為連接京津、服務京津、融入京津的“大動脈”。

近年來,承德與京津兩地密切配合,緊緊圍繞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國家綠色發展先行區、環首都扶貧攻堅示范區和國際旅游城市的發展定位,把水源涵養、生態支撐包養條件這個使命扛起來,既保護好生態,又經營利用好生態,努力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互助協力共發展

為了保護京津“一杯水”,多年來,承德主動擔當建立生態安全屏障,京津兩地積極落實補償政策、建立了穩定的投入機制,讓保護河流的地區不吃虧、能受益。

2018年,北京市就“京津水源林”包養項目對口補償承德潮河流域(含豐寧滿族自治縣包養、灤平縣)4500萬元。北京就推進密云水庫上游稻田改旱包養網田工程對口補償承德市4.43億元,共實施了7.1萬畝稻田改旱田工程,年均節水4376萬立方米,年減少化肥使用1.1萬噸、農藥使用包養一個月價錢89噸。

天津市把生態補償資金列入東西部協作扶貧資金范疇,打捆使用。自20包養網單次16年起,天津市級財政每年幫扶承德資金2億元(含生態補償)。天津西包養網青、東麗、津南、武清、北辰五個區對口幫扶承德五個縣,自2016年起,每區幫扶每個縣年均資金6000萬元(含生態補償)。

2018年,京津水資源補償共5.534億元。其中,天津給予灤河補償3.216億元,北京給予潮包養條件河補償2.318億元。

京津不僅出資,更加大力度投入人力資源。今年5月1包養網評價9日,來自北京唯品會的代表到豐寧縣小壩子鄉開展一年一度的植樹活動。據統計,北京已經有上百家單位來到承德開展生態林建設活動,其中北京財政投資的京冀水源林建設項目已累計造林16.05萬畝、植樹1252萬株。

對于平泉市楊樹嶺鎮水泉溝村68歲的村民張勤而言,來自北京的幫扶援助讓他徹底摘掉了窮帽子。平泉天氣冷涼,土地瘠薄,一般樹種極難成活。研究山杏多年的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王建中給出了好建議——種山杏。他說:“山杏林以生態環境建設為主,同時又強調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山杏投資小、好栽培、易管理,2年至3年就結果,4年至5年即豐產。種山杏不失為我國北方高寒地區改善生態環境、致富百姓的一條好路子。”

“現在,大扁杏核每斤能賣6元,普通杏核每斤能賣3元,每年收入能增加到1萬多元。”祖輩靠山吃飯的張勤臉上滿是喜悅。

張勤的收獲只是北京林業大學在平泉結出的碩果之一。2009年5月份,河北省平泉市北京林業大學北方實驗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相繼開展了引種、選優、栽培試驗等工作,現存有樹木10科、12屬、23個品種。另外,北京林業大學先后有5個學院8個專業20位專家教授,帶領19批次1000余名學生來平泉開展實驗實習活動。每營造10萬畝山杏林,就能減少水土流失30萬噸,同時還可取得億元左右經濟效益,截至目前,平泉山杏種植面積已經超過70萬畝,不僅使京北地區多出70萬畝生態屏障,而且每年為平泉帶來9.5億元的直接收益包養網

治水治山護生態

多年來,承德堅持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監管,實行最嚴格的環境準入制度,對污染水源的包養項目包養實行“一票否決”,全市先后取締“五小”污染企業1410家,禁止包養甜心網相關項目2200多個。

承德是河北礦產資源富集區,采礦及冶煉業一度是城市重要的經濟支撐。為了保護京津生態環境,承德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從2016年開始包養金額,對現有礦山實施了“6743綜合整治工程”,三年內完成損毀山體全部復墾披綠60平方公里;包養網礦權整合改造壓減700個;轉產轉型礦山企業400家;淘汰取締礦山企業300家。同時,扎實推進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整頓關停礦山企業100家,修復綠化礦山企業100家,綠色改造礦山企業100家。引導礦山企業向新能源、文化旅游、礦泉水等綠色產業轉型,最大限度地將傳統動能轉化為新動能。作為礦業大縣的寬城,將礦山生態環境建設作為頭等大事對待,對已經閉庫銷號的77座尾礦庫實行全部綠化,在尾礦庫坡面種草植樹,綠化面積達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0%。

走進興隆縣六道河鎮前葦塘村,街道干凈、樹木遍山、河壩整齊,幾年前這里還是臭氣熏天、垃圾遍地。“為了改善人居環境,也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在北京和河北省幫扶包養下,我們開展了大葦塘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興隆縣水務局局長安長順說。大葦塘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是京冀生態合作首批試點工程,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污染治理、垃圾治理三項任務。

共管共享求共贏

“清除網箱養魚后,庫區水環境明顯改善,水變清了,岸也綠了。”站在潘家口水庫邊,望著眼前波光粼粼的水面,寬城縣塌山鄉黨委書記張寶偉感慨頗多。

作為引灤入津工程源頭的潘家口水庫,自2000年開始,庫區周邊移民大規模發展網箱養魚,導致水質急劇包養網dcard惡化,已經影響到下游天津等城市的用水安全。國家海委監測結果顯示,進包養網入水庫的污染物已經超過水庫納污能力,網箱養魚正是水質惡化的主要因素。

此后,天包養合約津與承德有關部門經過多輪調研,共同探討治理舉措,最后庫區1萬多名漁民共清理網箱38982個,投資1.96億元開展包養故事灤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潘家口水質由V類上升為保持Ⅲ類及以上標準,再現了昔日一碧萬頃的湖面。

近年來,承德為增加潮河水量不斷壓縮稻田種植面積,實施“稻改旱”工程,累包養計減少水田25萬畝,平均每年約增加下游水庫入庫水量1.2億立方米。

“在水源涵養功能區建設上,我們與京津兩地主要有兩個層面合作。一是生態項目合作,目前與北京市共有兩個合作生態項目,分別是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和北京市支持張承地區發展農業節水項目,也就是稻改旱項目。”豐寧滿族自治縣水務局局長郭愛國說,“另一個是管護機制合作,在推進懷豐一體化進程中,豐寧積極與懷柔區水包養甜心網務局溝通對接,共同研究出臺了《懷豐兩地湯河流域水源保護聯防聯控機制》,包養對湯河流短期包養域沿岸開展聯合執法,重點解決湯河流域管理范圍內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沿線村莊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農村面源污染、工礦企業及養殖污染物違法排放等問題。”

通過堅持不懈努力,目前承德涵養水資源量已經保持在37.6億立方米以上,其中包養網承德自用15億立方米左右,服務京津22億立方米,保證了每年密云水庫5包養6.7%、潘家口水庫93.4%水量的穩定供應。

TC:sugarpopular9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